![]() |
“当呼吸都成了一个大问题时,我们不得不深刻反思,让我们为糟糕的城市环境做点什么吧! 一次集体的呐喊和窒息时刻!
<大雾>项目在全球各地征集有兴趣及有趣的、具讽刺精神的参与者!戴上您或您们认为绝对可以防御毒雾的道具、头套、头巾在户外(最好是在糟糕的气候中)拍照…… 期待您的参与! 持续征集中!”
2013年1月, 身在伦敦的高灵看着网络上漫天雾霾的新闻后,通过facebook、微博、豆瓣等社交网络媒介发出上述信息,公开征集回应空气污染的自拍照片。据她回忆:“因为当时污染比较严重,大家的反应是很直接和迫切的,也有一些参与者是先在网上看相册再做行为拍摄,然后发图过来。”
高灵,出生于江苏,现居住在上海。她的创作混合视觉、摄影、装置和行为等多种媒介,对“日常”作出奇异、幽默的干预和重设。选择以面罩作为切入点进行创作也源自她对日常经验的关注:“当时雾霾严重,口罩也成了一个热点话题,一时间各种科技、质地、颜色层出不穷,大家都在讨论哪种口罩防御功能更加好。”
从2013年至今,“大雾”的创作主要包含三个部分——行为摄影的公开征集&拍摄、有机面罩的设计与互动影棚、GIF表情包的设计与使用。
![]() |
“大雾”项目征集到的部分创作
从2013年1月至今,“大雾”项目通过邀请及公开征集的方式收集了数百幅行为照片。创作者来自不同地域,北京、香港、加德满都、柏林、伦敦、马德里…… 参与者的创作更为关注结合自身所处环境进行表达,并做出一些打破现状的努力,从而呼吁人们关注环境净化。
![]() |
参与者:赵天汲
创作时间:2016年7月
创作地点:北京
面罩:丝巾
![]() |
参与者:高灵
创作名称:《吸天空之气》
创作时间:2015
创作地点:厦门
面罩:吸管
![]() |
参与者:老羊
创作名称:《依法呼吸》
创作时间:2013年2月13日 17:10-17:30
创作地点:北京
面罩:宣传横幅
![]() |
参与者:老羊
创作名称:《北京精神》
创作时间:2013年3月
创作地点:北京
面罩:宣传横幅
![]() |
参与者:Jamyang Tenzin
创作名称:东方丛林
创作时间:2014年12月
创作地点:印度德拉敦
面罩:植物叶片
![]() |
参与者:郭颢
创作名称:无
创作时间:2013年2月
创作地点:北京
面罩:防毒面具(数字合成)
![]() |
参与者:Jeremy Lee
创作名称:London Hotpot
创作时间:2013年3月
创作地点:倫敦
面罩:膠袋
![]() |
参与者:北鸥、何颖雅、王尘尘、某Mouhoo
创作名称: 吸天空之气
创作时间: 2013年12月
创作地点:北京
面罩:吸管
![]() |
参与者:Erik Bernhardsson
创作名称:无
创作时间:2013年
创作地点:北京
面罩:自制面罩
![]() |
参与者:Zoro FEIGL、高灵
创作名称:《PM2.5 模拟相似物》
创作时间:2013年12月
创作地点:北京
材质:粘尘纸、尘土、胡椒、毛发、毛絮等
![]() |
参与者:Zoro FEIGL、高灵
创作名称:《PM2.5 模拟相似物》
创作时间:2013年12月
创作地点:北京
材质:粘尘纸、尘土、胡椒、毛发、毛絮等
![]() |
“大雾”行李箱图片装置
![]() |
![]() |
“大雾”行李箱图片装置参与2014年“‘觉’音乐+艺术节——C!HERE! 展览”,在东直门香河园路1号当代MOMA外面草地开展活动,邀请观众以他们的行为摄影作品来交换自己喜欢的一张照片。 |
![]() |
“大雾”在旧金山中华文化中心、WYNG基金会、台湾竹围工作室共同策划的气候变化议题展览 “无限循环” 中实施的项目“最长的信”。 |
![]() |
这封最长的信,包含了来自于全球多位参与者们与艺术家的书信往来,包含参与者的感受到概念、一些生活的改变等方面的内容。在行为表演中,高灵于特定时间邀请参与者们戴上大雾面具,在唐人街巷一边行走一边阅读这封长信。它包含了中文、英文两种语言。 |
![]() |
陆扬,虹口公园,2016.12 |
自2015年起,高灵制作了一系列可穿戴艺术作品,运用唱片、茶漏、蕾丝等日常生活用品制作面罩,然后戴着面罩来到公园、街道等公共场合。面罩奇异的设计和艺术家不同寻常的造型吸引了不少人围观互动,交流雾霾问题以及“大雾”项目。活动的照片也激发了更多参与者在各地公共空间创作与交流。
![]() |
大雾影棚 |
![]() |
高灵运用日常物件创造的面罩(唱片、葫芦茶漏 ) |
![]() |
![]() |
![]() |
“大雾”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GIF动图的创作与使用。网络聊天工具的日益多元化为恶劣天气下的交流沟通提供了另一个选择,GIF在社交媒体上的流通则为线上聊天增添一丝无可奈何与诙谐。这些GIF大多数由高灵首先发起拍摄,之后更多人参与进来。
Gif系列从大雾中期大约2015年开始创作。
![]() |
(参与者:涂朗;上海 2016) |
![]() |
(参与者:小龙虾、丸子;上海 2016) |
![]() |
(参与者:晓蕾;上海 2016) |
![]() |
(参与者:曲一箴;北京 2017) |
大雾项目是一件纯粹的关于空气的作品,它关乎人们的呼吸,时时刻刻,它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希望人们看得到关于环境的一系列的因和果,并作出反应。
所有图片、视频由艺术家提供,版权归艺术家所有